首页
资源分类
零碎文档
石油书籍
石油标准
石油论文
教程课件
视频动画
图版图表
油气图库
石油专利
付费精品
资源专题
专题
查询宝典
任务求助
打卡中心
推广中心
门户
论坛
添加书签
/ 51
下载费用:
10
积分
石油文库
>
资源分类
>
零碎文档
>
地质
>
石油勘探开发基础知识
石油勘探开发基础知识
文档加载中……请稍候!
如果长时间未打开,您也可以点击刷新试试。
下载文档到电脑,查找使用更方便
10
积分
5人已下载
下载
加入VIP,免费下载资源
还剩
页未读,
继续阅读
举报
版权申诉
word格式文档无特别注明外均可编辑修改;预览文档经过压缩,下载后原文更清晰!
立即下载
关 键 词:
地质 储层 沉积 地化 层序地层
资源描述:
L o g o 1 2015年 4月 探索地下石油奥秘- 石油地质 二 、 形形色色的油气田 四、 资源与资源评价 三、 油气是怎样找出来的 一、 人类家园的秘密 目录 地球表面的圈层结构 岩石圈 水圈 生物圈 大气圈 石油与天燃气 地球是一只煮得不太熟的鸡蛋 通过钻深 12千米的超深钻井、人工地震波的检测与解释等手段了解道地球内部的分层 沧海变桑田 华北平原 4亿年前是一片汪洋 青藏高原 6千万年前是一片大海 地质作用改变了地球的物质组成、外部形态、内部构造;形成矿产资源 石头的来历与种类 沉积岩:石灰岩、砂岩、页岩 从成因上分 岩浆岩:又名火成岩 变质岩:由沉积岩和岩浆岩通过变质形成 有机矿藏聚集地-沉积岩 石油、天然气和煤都形成并大多聚集于沉积岩中,可在沉积岩中进行数千米的运移,根据这些痕迹认识、了解石油的生成、云移、聚集、成藏的规律并进行开采的。 与石油、天然气、煤等有机矿藏有关的沉积岩:碎屑岩和碳酸盐岩 岩石年龄的测定 计时的基本原理:天然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规律 测定的地质事件或者宇宙事件的年龄:同位素地质年龄 国际地学界有影响的地质年代表: 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的局限性:绝大多数“同位素地质年龄”是从 火成岩或火山凝灰岩中测定的,而地球上相当多的是沉积岩。这对于石 油天然气行业是一个有挑战的课题 地质年表 鸿篇巨制的编年史 地球相对年龄的地质年代表:以生物演化为依据建立 时间概念:宙-代-纪-世-期 地层单位:宇-界-系-统-阶 地球绝对年龄:同位素测定法确定 地球史书中的特殊 “ 文字 ” -化石 化石-保存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岩层或沉积物中的生物遗体和遗迹。 3% 实体化石:保存了动物、植物遗体的全部或绝大部分 根据成因 铸模化石:通过挤压作用在底层的岩石表面留下的印模、铸模等 遗迹化石:动物生命活动中留下来的遗迹或者遗物 化石的作用:划分对比地层 客观反映所在地层新老顺序 重新塑造古环境 了解灭绝生物 什么是盆地 盆地-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形 盆地的形成-地壳运动形成 地壳活动的踪迹-断层与褶皱 有断层的地方就有地震 有助于油、气向油、气 藏内的运移聚集又可把 已形成的油、气藏破坏 掉 褶皱与断层伴生 断层对油气藏的影响 二 、 形形色色的油气田 四、 资源与资源评价 三、 油气是怎样找出来的 一、 人类家园的秘密 目录 什么是石油 石油是- 主要由 C、 赋存于地下岩石孔隙中的液态和气态可燃矿物。 其它元素占 1%,约 57种。 石油的组成- 烃占 97%~ 99%;非烃以 S、 N、 的形态存在于胶质的沥青中 石油是一种油脂状胶体,颜色棕褐、黑褐、黑绿 少有淡黄、白色;相对密度 石油的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发荧光 什么是天然气 天然气- 广义-所有气体 狭义-以烃类气体为主的天然气体 比重 色,有特殊气味 油在哪里 石油和天然气形成的母体 生物群落与有机物 有机物与干酪根 -死亡的生物体在一定 条件下被微生物降解后残留下来得不溶的 部分;可溶的部分称为沥青。 有机质变为干酪根:细菌降解作用 干酪根变为石油:温度作用 干酪根与石油 -石油的生成是干酪根为 了适应环境不断调节、改造自身的过程 哪些条件有利于油气的形成 大地构造起决定性作用 需要适合油气生成的古地理条件和古气候条件 物理化学条件与生物化学条件 怎样确定能否生成石油的石头 生成石油的岩石往往存在于富含黑色(暗色)有机物质的沉积岩之中;这种沉积物常赋存在沉积盆地的低洼处 可以生成油、气的岩石专业称为生油岩或烃源岩 判断方法: 观察颜色-深色 定量研究分析 有机质成熟度分析 盖层、圈层和油气藏 油气藏-蓄积油、气,在压差作用下,油气可以通过 油气藏生成-地壳运动 油气藏的组成:生油(气)岩-储集岩-盖层与圈层 油气由生油层进入储油层的动力: 上覆地层的压力(静压力)主要动力 地壳运动的压力(动压力) 毛细作用 油、气、水分家 油、水分离: 重力分异-比重不同 油、气分离: 储层的压力低于饱和压力 石油是怎样运进油藏的 有经济性矿藏的形成条件: 有充足的油气来源 有倾斜、弯曲的底层帮助油、气分离 有足够的压力推动油、气渗流 有合适的地方把油、气聚集起来 多姿多彩的油气 “ 库 ” 之一-构造油气藏 构造运动使储油层发生褶皱、断裂等形变形成的圈闭条件的油气藏 分为背斜油气藏和断层油气藏等 岩性油气藏的圈闭条件是由储油层本身的岩石性质变化造成的 多姿多彩的油气 “ 库 ” 之二-岩性油气藏 形形色色的中国大油田 祖国遍开石油花 东西分界-北起呼和浩特,南至南宁一线 我国西气东输战略的依据 东部石油是西部的 3倍,而西部的天然气是东部的 二 、 形形色色的油气田 四、 资源与资源评价 三、 油气是怎样找出来的 一、 人类家园的秘密 目录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 3000多年前周代算起, 《 易经 》 中有记载,说明可燃的天然气在地表湖沼水面上逸出气苗 2000年前,在中国西北地区人们就知道漂浮在水面的石油,遂收集盛入容器,用以点灯;四川人就利用天然气煮盐 最早的采油井出现在宋代 到公元 13世纪,人们开始对四川一带的浅层天然气进行了较大规模的开发利用 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史 1. 早期石油地质调查和对中国石油资源的评价 2. 中国近代石油地质调查 苍茫大地如何寻觅油迹 根据航空勘探 野外勘探 室内分析研究工作 详细勘查 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性转折点-松基三井喷油 1958年 4月在东北成立了松辽石油勘探局全面投入地质调查工作,由于松基一井和松基二井只发现了很薄的生油层,为了确定松基三井的位置,地质专家经过日以继夜的分析,决定把基准井井位定在油气远景最好的地区,经过翻阅大量的资料,确定了大同镇高台子附近的隆起是生油层最厚的地方,又是凹中隆起,对油气生成、运移、聚集最为有利 中国油气勘探历程 勘探初期阶段 战略东移,突破松辽盆地 进军渤海湾,创建第二大石油基地 稳定东部,发展西部,油气并举,大力发展近海勘探,加强全国范围内的区域勘探 油气勘探之一-揭开盆地的秘密 揭开盆地的秘密首先要搞清盆地的基底情况;通过地球物理勘探了解盆地的内部情况; 通过钻井了解第一性资料 目前所使用的勘探手段:地面地质调查、各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、地球化学勘探方法、浅钻井、深钻井 油气勘探之二-判断盆地的含油性 如何判断盆地是否有石油: 分析岩层是否有生油层 分析岩层是否有储油层 岩层是否形成了储油的“圈闭” 油气勘探之二-判断盆地的含油性 寻找地下油气藏的 “ 蛛丝马迹 ” -油气地表化探 油气地表化探的技术 遥感化探技术 轻烃分析 重烃分析 △ 油气勘探之三-找准主攻方向 深坳陷区及其周围油气是最丰富的 有利的生油地区 能够形成良好的储油层 深坳陷中的油气有良好的保存条件 油气勘探之四-解剖构造带,甩开钻探 确定井位时,探井不但要打在构造的高点部位,也要打在构造的低部位 在勘探的目的层上,要注意已知目的层,也要注意未见油的可能目的层,既要注意深层也要注意浅层 深入地下的 “ 眼睛 ” -综合录井 地质录井是钻井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,包括钻时录井、岩屑录井、钻井液录井、气测录井等,目的是在现场录取到地下各项相关的第一手资料 “ 窥探 ” 地下的 “ 窗口 ” -岩心 岩心是在钻探过程中用特殊的取心钻具从地下取出的岩石样品。在石油勘探阶段,岩心能够真实的反映地下地层的时代,有没有油层,油层的深度和厚度,储油性能,油、汽、水层的相互关系;通过多口钻井岩心的比较分析,还可以了解储油构造的形态,断层的性质和分布规律。在油田开发中,通过岩心可以了解油层的开采状况,可以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修改和调整开发方案,把地下更多的石油开采出来。 勘探开发的攻坚战-识油层定产能 了解油层情况主要是指搞清楚油层的厚度变化,了解油层的分布状况;同时,还要搞清油层的性质如何,了解它的孔隙性、渗透性及油层中含油、水、气情况。通过资料井获取地质资料,通过探井和资料井的试油,了解单井产油、产气能力 中国油气田分布 中国的大型油田 大庆萨尔图油田 喇嘛甸油田 杏树岗油田 克拉玛依油田 中国大型气田 长庆气田 克拉 2气田 苏里格气田 大中型油气田埋藏最深的油田:塔河油田 埋藏最深的气田:柯克亚气田、塔里木牙哈气田、四川五百梯气田 向地球的深度与广度进军 世界各国石油勘探的动向,正向三个方面发展 在继续寻找中深油层的同时,向深部地层探油 在加强陆地上找油的同时,正在向海洋大陆架进军 在寻找背斜油气田的同时,大力加强非背斜油气藏的勘探 二 、 形形色色的油气田 四、 资源与资源评价 三、 油气是怎样找出来的 一、 人类家园的秘密 目录 油气资源和油气储量 油田地质储量的计算 油田地质储量的计算方法: 容积法 物质平衡法 统计法 可采储量 由于微观与宏观上的原因,再加上人为的因素,诸如开发方式的好坏、开 采工艺技术的高低等,都会极大影响采收率 可采储量包含一次采油、二次采油、三次采油采出的油量 一次采油:依靠地层原始能量采油 二次采油:依靠往油层里注水或注气,以增加地层能量的办法 三次采油:通过溶剂驱油法、表面活性剂法、注入蒸气法、注入二氧化碳 气体、 井下燃烧法等采出残留石油的方法 油气资源评价 油气资源是客观存在于地下深处的烃类流体 估算油气资源的方法 体积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不同对象与不同的勘探阶段。只是其估算的精度与输入的信息多寡有关;估算结果与待算对象的资源级别有关 地球化学法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“盆地”级总资源量的估算,有时也用于“区带”供油单元总资源量估算,并适用于各种勘探程度 经验统计法 这种方法可以针对一个国家、一个公司、一个盆地、一个区带或区块进行计算,但是,它多用于勘探程度高、较高或中等的评价对象 结束语 谢谢!
展开
阅读全文
石油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,仅供网友学习交流,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,请勿作他用。
ta的资源
更多>>
“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形势”
《岩石书》PPT课件(最大的“书”)公开课课件
《岩石力学》课件(完整版)
《岩石学》第3章 基性、超基性岩类
《造岩矿物》PPT
《自然资源量丰富人均不足》参考课件
【海洋开发与环境保护】10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产生的环境
【图文】6第七章 地应力测量方法(1113)
【图文】第四章圈闭和油气藏
【图文】岩石分析方法--国标
0【海洋开发与环境保护】9海洋石油资源勘探开发技术201
01层序地层学-绪论
1 矿物和岩石_图文
1保护储层技术总论
1层序地层学-绪论
1第四纪地层划分_图文
猜你喜欢
不同成岩相铸体薄片的微观特征 (程度图,断层图,区域图,成岩相,铸体薄片,微观特征)-司学强,张金亮
不同储层变压注水条件下含油饱和度变化曲线 (变化曲线,含油饱和度,储层,恒压,储层模型,驱油效率,变化曲线)-李国永,徐怀民,石占中,黄范勇,孔祥生
不同储层恒压注水条件下含油饱和度变化曲线 (变化曲线,含油饱和度,储层,恒压,孔喉结构,驱油过程,启动压力)-李国永,徐怀民,石占中,黄范勇,孔祥生
不同储集空间中的油水分布 (产量图,油水分布,储集空间,洞穴系统)-朱蓉,楼章华,云露,李梅,金爱民,张慧婷
不同方位振幅随入射角变化 (方位图,入射角,方位,振幅,地震各向异性)-季玉新,魏修成,刘春园,王棣
不同方向沉积亚相变差函数 (沉积亚相,变差函数,砂体,不等粒结构,粗粒级)-张守鹏
不同混凝剂的作用效果 (效果图,混凝剂,效果,投加量,复配比例,复配实验)-涂磊,王兵,杨丹丹
不同激发震源单炮记录对比 (地表地质图,激发震源,单炮)-唐斌,张涛,朱勇,刘春燕
不同间距的两条平行裂缝的电流分布剖面43 双缝分辨能力由以上两式变形为 (剖面,电流分布,平行裂缝,双缝,分辨能力,定量评价,数值模拟,裂缝)-柯式镇
不同碱化剂投加量下CODcr的去除率 (去除率,碱化剂,投加量)-涂磊,王兵,杨丹丹
不同孔隙压力岩样体积应变-围压关系 (孔隙压力,体积应变,岩样,围压,视渗透率,压力梯度,岩心)-黄辉
不同流动单元类型水驱油试验全视域及放大视域 (模型,视域,流动单元,水驱油,类型)-解伟,赵蕾,孙卫,付晓燕
不同粒度的砂岩和泥岩自然伽马值分布 a粗砂岩; b中砂岩; c细砂岩; d粉砂岩; e泥岩 (值分布,自然伽马,泥岩,粗砂岩,中砂,细砂岩,粉砂岩,砂岩,测井响应特征)-陈利雯,张松扬,赵永刚,李保华
不同溶洞发育模式 (计算结果图,模式图,地质模型图,密度图,发育模式,溶洞)-董宁,杨立强
不同浓度聚合物的成胶曲线 (曲线,成胶,聚合物,成胶时间,弱凝胶体系,调驱,弱凝胶,聚合物浓度,配方优选)-徐豪飞,陈洪,谢思宇,叶仲斌
不同溶洞发育模式正演结果及其吸收衰减特征 (计算结果图,溶洞,吸收衰减,发育模式,正演,模型正演,内幕)-董宁,杨立强
不同砂岩粒度自然伽马与补偿密度交会分析 ()-陈利雯,张松扬,赵永刚,李保华
不同砂岩粒度自然伽马与孔隙度交会分析 (参数图,岩性图,砂岩粒度,自然伽马,交会,孔隙度,砂岩)-陈利雯,张松扬,赵永刚,李保华
不同砂岩粒度泥质含量与孔隙度交会分析 (参数图,岩性图,砂岩粒度,交会,泥质含量,孔隙度,砂岩)-陈利雯,张松扬,赵永刚,李保华
不同砂岩粒度自然伽马与声波时差交会分折 (参数图,岩性图,砂岩粒度,自然伽马,交会,声波时差,砂岩)-陈利雯,张松扬,赵永刚,李保华
不同添加剂对采用S日汀0253和ASTM04294一03方法测定硫含量结果的影响 (添加剂,方法,理论值,硫含量,电量法,数值,精密度,平均高,参考值)-郑东前,杨勇,董芳
不同应力敏感系数的压力分布图 (压力分布图,应力敏感)-尹琅,黄全华,张茂林,梅海燕
鄂尔多斯盆地胡148井泥岩压实曲线 (曲线,泥岩压实,鄂尔多斯盆地,平衡深度)-吴保祥,段毅,郑朝阳,于文修
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巾奥陶统马家沟组储层分布 (岩性图,靖边气田,马家沟组,储层分布,鄂尔多斯盆地,白云岩,粒间溶孔,鲕粒,晶间)-郭庆新,周进高,寿建峰
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前侏罗纪古地貌 (古地貌图,古地貌,古河谷,高地,河谷)-郭正权,张立荣,楚美娟,黄锦绣
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富县期—延10沉积期沉积相 (沉积相图,富县,沉积期,沉积相,古河谷,亚相,砂层)-郭正权,张立荣,楚美娟,黄锦绣
鄂尔多斯盆地区域构造 (区域构造图,鄂尔多斯盆地,区域构造)-彭海艳,刘家铎,陈洪德,刘文均,叶黎明,龚剑玄
鄂尔多斯盆地陕中气田岩溶风化壳储层结构 (岩性图,厚度图,岩溶风化壳,储层结构,鄂尔多斯盆地,中气,岩溶储层,岩溶地貌)-罗平,张静,刘伟,宋金民,周刚,孙萍,王道串
鄂尔多斯盆地西 南缘中奥陶世平凉期沉积相及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(沉积相图,中奥陶世,南缘,地球化学特征,鄂尔多斯盆地,沉积相,烃源岩,平凉组,平均厚度,深水斜坡相)-孙宜朴,王传刚,王毅,杨伟利,许化政,刘文斌,伍天洪
鄂尔多斯盆地西部石炭—二叠纪砂体发育与前石炭纪古地形关系对比剖面图 (剖面图,古地形,鄂尔多斯盆地,砂体,化学风化作用,本溪组,母岩,顶界,储集层,奥陶系)-杨奕华,包洪平,贾亚妮,于忠平
鄂尔多斯盆地中奥陶统平凉组烃源岩评价 (面积图,烃源岩分布,平凉组,烃源岩评价,中奥陶统,鄂尔多斯盆地)-孙宜朴,王传刚,王毅,杨伟利,许化政,刘文斌,伍天洪
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二叠系山西组山2段沉积相及砂体分布 (砂体分布,沉积相图,山西组,鄂尔多斯盆地,二叠系,沉积相,三角洲平原,砂体,苏北海岸,老黄)-杨奕华,包洪平,贾亚妮,于忠平
关于本文
本文标题:石油勘探开发基础知识
链接地址:
http://www.oilwenku.com/p-58682.html
当前资源信息
四处走走
编号: 20161204180616748302
类型: 共享资源
格式: PDF
大小: 2.89MB
上传时间: 2016-12-04
相关资源
利用测井技术分析影响页岩气水平井产能的主要因素
蠡县斜坡低渗透油田改善水驱开发效果实践与认识
第七章 碳酸盐岩石薄片研究
碳酸盐岩分类
碎屑岩的结构
操作规程
井下作业现场标准(定稿)
BT游梁机井井口连续量油
关于公布2019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十大地质找矿成果的通知
测井综合解释及数据处理
Tesseral软件介绍
相关搜索
地质
储层
沉积
地化
层序地层
举报类型
提示
关于我们
-
网站声明
-
网站地图
-
资源地图
-
友情链接
-
网站客服
-
联系我们
copyright@ 2016-2020 石油文库网站版权所有
经营许可证编号:川B2-20120048,蜀ICP备11026253号-10
收起
在线客服
意见反馈
返回顶部
展开
QQ交谈
返回顶部